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活动 -> 正文

教学科研

教学活动

深化教学改革,筑牢育人根基——财务管理教研室召开春季学期磨课活动总结会

供稿:李远卓 编辑:王满煣 信息来源:商学院 发布日期:2025-04-18

为了全面总结2025年春季学期的教学改革成果,并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4月17日下午,商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举行了磨课活动总结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刘凤英主持,全体教师出席,对磨课活动的成效进行了全面梳理,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整改方案,旨在为深化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会议开始时,刘凤英主任报告了本学期磨课活动的总体情况。活动持续了三周时间,覆盖了《财务会计》、《税法与纳税筹划》等18门核心课程,37名教师参与。教研室采用了“一课程一档案”的管理模式,细化了任务清单,并动态协调了教学资源,确保了活动的高效推进。由教研室主任、银铃教师及资深教师组成的督导组依据《磨课评分表》和《听课记录表》,通过“一听二评三反馈”的机制,完成了37次课堂评价,并召开了总结会议以通报优秀案例,同时针对普遍性问题制定了改进计划。

会议重点分享了几个教学创新的优秀案例:1、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赵静在《税法与纳税筹划》课程中,以“校园文创社增值税申报”为情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数据显示,85%的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政策与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并主动调研地方企业的税收实践。2、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精准实施:许慧馨在《会计学》课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随堂练习”的双轨制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某制造企业设备报废争议”的案例,引导学生辨析“资产特征”与“确认条件”,实时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后测验显示学生在识别会计要素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3、技术赋能课堂革新:刘欣悦在智能化课程中引入了移动端实时互动功能,通过学习通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有效激发了后排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了课堂参与率。

刘凤英主任结合督导组的反馈,指出了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四项整改措施:1、深化思政融合:组织专题培训,搭建思政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育人价值;2、重构评价体系:引入项目式学习、小组协作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动态跟踪能力达成度;3、丰富教学内容:整合跨学科案例,增设“数字化转型”、“绿色金融”等前沿模块;4、提升教学能力:定期开展教学设计培训,举办教学竞赛,完善教师能力评价与激励机制。

本次会议既是总结,也是动员。财务管理教研室通过系统性的反思和务实地部署,为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未来,教研室将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为核心理念,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审 | 李远卓

二审 | 王满煣

三审 | 周洁

联系我们: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