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贷”套路深,毕业找工作要当心!

发布时间:2022-03-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据相关报道,一些不法培训机构利用学生在求职季急于找到工作的不安心理,设下骗局,使许多学生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卷入“培训贷”的层层陷阱,致使有些大学生还没入职便背上高额贷款。那么,“培训贷”的常用套路有哪些?大学生怎样防止被骗?一起来看!



培训贷常见套路



虚假培训机构和P2P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到本公司贷款培训的骗局。很多求职大学生在“高薪待遇”“前途光明”“无需工作经验”等虚假信息的诱惑下,很难拒绝眼前的“大好工作”。在利益的蒙蔽下,未经详细了解便匆忙地签订“不平等条约”,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在这个过程中,无非是利用了一些高校毕业生的两个弱点:一是涉世未深,二是急于通过就业证明自己。
有些“培训贷”公司为逃避执法部门打击,往往会办理一些门槛要求不高的资质,甚至开连锁培训机构。这些公司真正的盈利点在于办理“培训贷”后小贷公司给予的返点、收取的高额培训费,以及发展加盟商后的利润提成。当吸引一定数量的求职者"入套”后,这些公司就会以经营困难等各种理由"卷款跑路",以逃避责任。


如何防范培训贷?



> > > >

谨防消费贷款和消费分期

若是存在机构提供指定贷款途径的,最好加多个心眼。签订的合同要明确条款内容,就算分期也要明确是否免息,如若收取利息的话又是执行多少的利率等。一定要清楚费用,千万不要不明不白被坑。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与合同时,应仔细阅读核对相关内容,对于不利的条款应及时提出,商议或修改后再签订。
> > > >

提高防范意识

“培训贷”的受害者往往是刚刚走出校门经验匮乏的大学毕业生,更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会掉“馅饼”,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遇事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多向有关部门求助,自觉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长城,绝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方能从源头斩断其罪恶的黑手。

> > > >

如不慎“入坑”快投诉报案

如不慎踏入“培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培训贷”诈骗的情形,应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如涉及教育培训纠纷的,向培训机构注册地所在的教育主管部门投诉;涉嫌诈骗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切忌自认倒霉、息事宁人,要勇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武器



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财物的,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在实施‘套路贷过程中多种手段并用,构成诈骗、敲诈勒索、非法拘禁、虚假诉讼、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抢劫、绑架等多种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依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数罪并罚或者择一重处。”对“套路贷”新型黑恶势力犯罪开展集中打击。
今年2月,银保监会、央行、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进行了明确规定:“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要加强获客筛选,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
目前,应届毕业生进入毕业前求职应聘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一定要谨防“培训贷”诈骗,多了解相关反诈骗常识,以免上当受骗。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莫安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