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6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体育与健康学院在G610会议室联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启照、院长助理赖学良等5位教师,与体育与健康学院大球教研室主任刘卓及骨干教师李炜、彭松英等4人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聚焦于大球运动、舞龙、武术、瑜伽和八段锦等特色项目,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中存在的困惑与经验。来自体育与健康学院的4位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实践与心得。邱院长在交流中指出,思政教育并非独立于专业教学的“附加题”,而是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必答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他从五个维度提出了基于课程特点的见解:一是以哲学视角夯实奋斗基石,强调日常体育训练是“量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在赛场上实现“质的飞跃”;二是以国家战略锚定价值坐标,指出青年学子在体育锻炼中能够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实现人生价值;三是以文化传承厚植自信根基,通过舞龙、武术和八段锦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情感共鸣与文化自信;四是以团队精神诠释核心价值,大球运动所彰显的团结协作与顽强拼搏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是以系统思维贯通育人全局,强调体育教学中的整体与局部辩证统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与协同意识。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还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详细梳理了各个项目的思政融入点,为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有助于形成可操作、可推广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