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团委收到来自桂林市叠彩街道芦笛社区的一份特别感谢状,感谢学校在过去两年中对芦笛社区工作的鼎力支持和对社区建设的重大贡献。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信科学子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肯定,更是双方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一年来合作成果的鲜明体现。

自2023年起,学校团委与芦笛社区开启了首次合作,共同策划并实施了大学生进社区系列活动。至2024年,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携手共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旨在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发展。两年来,双方围绕公益辅导、劳动教育、环境保护、“一老一小”关爱、文体活动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也充分展示了信科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将其视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宝贵平台。各学院积极响应,与实践基地建立了紧密的联动机制,结合各自专业特色,持续开展了法治教育宣讲、环境保护宣传、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


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发挥专业优势,为象山区银锭社区居民提供公益电脑问询和维修服务,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电子工程学院团委致力于法律知识传播与未成年人成长关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为金山小学的孩子们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机电工程学院团委持续开展科技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激发将军桥小学的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商学院团委与桂林市好善会助残联合会携手,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爱心助残活动,让残障人士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尊重;创意设计学院团委与李宗仁文物陈列馆合作,共同打造了集爱国主义教育、专业实践、文创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信科学子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育基地;外贸与外语学院团委依托英语协会组织志愿者常态化深度参与桂林市公益英语角系列活动,与市民共同开展英语交流学习,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体育与健康学院与桂林红十字会携手共建生命健康教育基地,围绕应急救护、运动康复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也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宗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精心策划组织更多契合社区实际需求、彰显青年担当作为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与实践基地的协同合作机制,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携手开创志愿服务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