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校企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正文

【喜讯】我校新增4个本科专业!

发布日期:2025-04-23    作者:     来源:     点击:

4月22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的通知》(教高函〔2025〕3号)。桂林信息科技学院申报的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智能交互设计4个新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备案和审批

此次新增的本科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精准契合学校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将持续优化专业布局,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

专业代码:080911TK

学科门类:工学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安全和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培养能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电信医疗金融行业、IT互联网公司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安全产业链等方面从事设计、研发、管理和运维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特色:作为国家特设和控制布点工科专业,面向政府公检法领域电子数据取证、电信医疗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安全运维、企事业单位网站安全渗透测试及安全等级保护等人才需求:采用“政校企行”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领先的网络安全公司合作办学,引进行业师资、课程、标准、技术、平台、工具等资源,校企共建前沿技术课程群、行业攻防“实战”课程群、产业链“岗位”课程群,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践“做中学”工程教育理念;加强实践与应用环节,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营造真实企业生产环境,开展层级工程实训。

专业主干课程:密码学与信创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安全、网络协议分析、Web工程与安全、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与实践、软件逆向工程、安全态势感知与网络舆情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政府公检法机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岗位、企事业单位信息中心网站安全渗透测试及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工程师、交互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电信医疗金融行业安全测试工程师及运营工程师等工作。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专业代码:080414T

学科门类:工学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优良思想品德,系统掌握材料电化学基础、新能源材料制备与表征、器件组装与测试、性能分析、设计与仿真以及行业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工程能力,能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测试检验、调试维护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面向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需求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与行业领先的惠州亿纬锂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实施3+1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体现在共同确定企业需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满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的产业链需求。通过专业学习与实践训练,学生将具备新能源材料设计、工艺改进、器件研发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在科研、生产、管理等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专业主干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材料电化学基础、半导体物理、材料制备与器件设计、锂离子电池组装与性能、新能源器件设计与仿真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光电信息技术及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检测等行业的现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工作,并具有考研深造的较大空间。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082009T

学科门类:工学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面向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和低空经济产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优良思想品德,系统掌握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原理与构造、操控与维护、系统开发以及行业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工程管理以及使用维护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面向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和低空经济产业需求:与行业领先的无人机制造企业合作办学,引进行业师资、课程、标准、技术、平台、工具等资源;校企共建前沿技术课程群、行业导论课程群;校企共建实验室。面向智慧农业、低空物流行业需求:与国内农用机械和物流公司合作办学,实践“做中学”工程教育理念;加强实践与应用环节,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无人机空气动力学、无人机总体设计、无人机飞行与控制、无人机系统概论、无人机通信与导航、无人机构造与动力系统。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无人机相关产业实施工程师、运营工程师、运维工程师、交互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FAE)、无人机维修工程师、无人机电力巡检工程师、农业无人机工程师、无人机物流规划师、航测工程师、应急无人机操作员、无人机项目经理、低空经济分析师、无人机教育导师、无人机竞速选手、影视航拍摄影师等工作。



智能交互设计新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080218T

学科门类:工学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和产业变革,涉及设计学、计算机、智能交互、智能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主要培养善于综合运用信息交互技术、设计思维的理论和方法,并融合人工智能解决不同行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信息物理系统(智能体)与人、环境、社会的智能交互与人机(环境)协作共融问题,以及创新性提出智能产品、服务和系统等策划创意和解决方案。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培养服务智能交互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数字中国建设等领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面向智能交互产业链多业态各环节需求,培养掌握设计理论和设计创意技能,掌握智能软硬件开发与设计,培养虚拟/增强现实、语音、手势等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的“人工智能+交互技术+创意设计”的交叉学科应用型人才。注重交互设计、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与智能软硬件的结合,培养学生跨媒介的视觉语言表现能力、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策划能力以及利用新兴媒介技术探索解决社会需求的能力,实践“做中学”工程教育理念,加强课程实践与研讨环节,强化实践与应用能力考核,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思维与设计表现、人机界面设计、设计材料与工艺、应用机器学习、Web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AR/VR交互设计、设计统计与数据分析、交互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用户体验度量与评估、智能产品创新设计、智能交互设计专题研讨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在互联网、制造业、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等从事智能系统、智能服务、智能产品、人机交互、产品创新等开发和设计等工作,岗位角色为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可视化工程师、算法工程师、UI设计师、UE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智能软硬件工程师、用户研究员、Web前端开发工程师、产品动画/动效设计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