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蒋丽娜、莫丽梅、陈琳、盘慧霞、罗燕玲、周小力等六位教师分别赴佛山、广州等地五家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教师们先后走访佛山市顺德区爱笑创意设计、火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古今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红象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菜鸟供应链有限公司(广州分仓)等企业,深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立足企业实际,为实习生讲授了产业链上的思政课。
在爱笑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和火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蒋丽娜和莫丽梅两位教师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细致询问并了解学生们的实习表现,就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沟通。在师生座谈会,两位老师与企业代表及实习生共同探讨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市场适应性等问题,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建议。

陈琳和盘慧霞两位教师赴古今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红象设计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实习表现,并针对个体特点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在师生座谈会上,学生们积极分享实践收获并提出职业发展困惑。两位教师立足企业实际案例,以价值引领和问题导向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精神内涵,并围绕实习中的具体问题,以“职业规划与责任担当”为主题,为学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产业链思政课,有效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在浙江菜鸟供应链有限公司(广州分仓),罗燕玲和周小力两位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通过谈心交流耐心解答学生困惑,鼓励他们在岗位上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随后,教师们结合全国“两会”精神,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为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产业链上思政课。通过分析行业趋势与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从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维度,启发学生思考职业价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次产业链上的思政课实践,将思政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既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温度,又为产教协同育人提供了创新范式。通过将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不仅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索出一条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思政教育在产业实践中结出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