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简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于2024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设立的交叉学科专业,融合了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电子技术、能源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旨在通过材料创新和器件优化提升能量转换与存储效率。2025年该专业首次招生,该专业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牵引为目标、以就业导向为宗旨,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成效。聚焦太阳能、风能、储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半导体材料等新能源产业,培养政治坚定、品德优良、富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新能源材料制备、性能表征、器件设计与应用的专业知识及核心技术,熟悉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器件的生产研发过程。培养学生能够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备材料设计-器件开发-系统应用全链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构建“材料制备-器件组装-性能分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一体多维、二元融合”、“3+1”和“2.5+0.5+1”校企联合培养、“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特色,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专业教师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10人,博士硕士学历100%,“双师双能型教师”4人。教师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件;发表SCI论文60篇;省级科技奖励4项;承担完成国家省市课题20多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二等奖;获自治区大学生金相技能竞赛三等奖。




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现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专业实验室3个。另与亿纬锂能、三友联众等在校内共建专业实验室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