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3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并招生。本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与新能源产业和新质生产力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坚定、品德优良、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光伏与风力发电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能从事新能源装备设计、新能源电站运维及新能源工程综合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以机电工程学院“一体多维、机电交叉、智造为本、AI引领、产教融合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总体特色要求。基于OBE理念,聚焦新工科、新质生产力要求,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学生高素质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一体多维、二元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桂林和广西与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共有13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硕博学历教师12人,硕博士教师占比达到92.3%,“双师双能型”教师2人,占比达到15.4%。
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现有新能源智能微电网实验室、风力发电并网实验平台、新能源发电与电机系统实验室、电气与PLC智能控制实验室、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室、电力电子及电气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6个。另与亿纬锂能、三友联众等在校内共建专业实验室2个。






学生各类大赛和双创成果:本专业学生在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项、区级立项5项、校级立项15项。在全国高等院校新能源制储氢及发电技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广西区金相大赛中,获得校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奖3项。在CIMC“西门子杯”中,获校级二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校级三等奖3项。在互联网+比赛,获校级二等奖1项。